13项!一等成果3项! | |
| |
近日 从湖北省勘察设计协会获悉 公司13项成果入选 2025年度湖北省勘察设计成果 评价认定成果获奖名单 其中一等成果3项 二等成果6项 三等成果4项 充分展现了公司在勘察设计领域的 深厚积累与专业能力 湖北省勘察设计成果评价认定,是湖北省内勘察设计领域的权威性评价活动,旨在评选代表行业前沿水平、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秀项目。公司获奖的13项成果,涵盖了工程勘察、工程测量、电力工程、通信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技术含量高、设计理念先进,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获得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与认可。 本次获奖,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公司将以此为起点,持续深耕勘察设计领域,以更高标准的技术创新与更优质的服务,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成果介绍 一等成果 咸宁赤壁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 (电力工程) 该工程是湖北电网重要工程。公司积极开展设计创新,国内首次实现500千伏电压等级HGIS设备基础的装配化建造,湖北省首次在220千伏GIS设备试点应用C4环保气体;同时,依托该工程深入开展装配式建设体系、模块化施工关键技术等应用研究,获得三项科技进步奖。工程建成后,为咸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供应保障,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创造有利条件。 恩施宣恩~鹤峰220千伏线路工程 (电力工程) 该工程线路沿线主要为高山峻岭,植被茂密,需穿越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段。公司以绿色设计为核心,国内首次采用绿色亚光成套工艺,绿色铁塔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合理布置线路走廊,优化重冰区路径,采用节能导线等新技术,深化环水保设计,实现安全优质、绿色低碳,与环境和谐共生。工程建成后,有效满足鹤峰县负荷增长和新能源外送需求。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新调度通信楼 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建设工程(通信工程) 该工程建设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视频会议采集及显示、拾音及扩声、集中控制、通信与网络、综合布线及智能坐席管理系统。公司积极开展系统设计,实现监测信息全接入、预警响应全自动、应急处置全在线等功能;实现跨区域网络互联,资源调配全掌握,提升应急响应效率,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关键支撑。 二等成果 十堰汉水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 (电力工程) 该工程是湖北电网重要工程。公司运用无人机航飞三维建模技术优选站址;采用紧凑型设备从源头节省占地规模;实施弃土阶梯化改造,采取种植园区创收益、景观综合治理等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程建成后,解决了十堰电网“枯水期”受电卡口问题,优化了电网网架结构,为十堰北部提供了供电及外送通道,并提高了十堰北部电网暂态稳定性。 十堰汉水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 (工程勘察) 该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生态保护要求高,场地地势起伏大,场平后形成的挖方、填方边坡高。公司从边坡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及施工可行性等多个维度,深入对比论证各类加固方案,确定填方采用抗滑桩/挡土墙/加筋土放坡,挖方采用锚杆(锚索)格梁对全站边坡进行支护,有效解决高填方和挖方边坡土体侧向压力及沉降变形等复杂问题。工程建成后,解决了十堰电网枯水期受电卡口问题,有效提高了十堰电网丰水期外送能力,为后续新增电源提供外送消纳空间。 孝感长湖~临空、新铺~杨家田改接至临空 220千伏线路工程(电力工程) 该工程是孝感市重点工程。公司精心设计,全线共使用塔型18种,做到了“量体裁衣”;水中基础创新使用无腐蚀导电材料,省去人工接地开挖工序;采用节能导线、高强钢杆塔等多种节能降耗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工程建成后,能满足孝南经济开发区负荷增长需求,为开发区内企业的稳定生产和效益增长保驾护航。 湖北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子系统建设工程 (通信工程) 该工程建设1套湖北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子系统,采用双站点建设模式,异地部署A/B两个节点,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湖北电网新能源的消纳,实现电力资源在全网的优化配置,以经济手段鼓励发电企业、售电企业和大用户等积极参与电力市场服务,提升电网整体的社会效益,提高全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提高湖北省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 南阳~荆门~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线路工程 (测量)(工程测量) 该工程是华中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点为南阳1000千伏交流变电站,途经荆门1000千伏交流变电站,终点为拟建长沙1000千伏交流变电站,路径全长635.5千米。公司精心策划,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和质量管控方案,采用最先进的测绘技术和方法,保证测绘成品的高精度和可靠性,高标准严要求完成测绘任务,打造示范工程。工程建成后,显著提升了湖北、河南、湖南三省间的电力交换能力,促进了华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大唐阿拉善盟乌力吉400兆瓦风电项目 (工程勘察) 该工程是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力吉地区首批获批的清洁能源重点工程,总装机容量400兆瓦,是内蒙古“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的标杆项目。公司积极应对复杂地质挑战,采用数字化野外钻探数据采集系统,提高勘察协调效率;运用钻探、物探等手段工艺,精准破解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基础稳定性难题,攻克复杂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技术难点,为后续西北“沙戈荒”地区的工程勘察提供样板。工程建成后,助力当地能源结构转型,兼具经济、社会与生态多重效益。 三等成果 黄梅岳窑(永安)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 (电力工程) 该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批7个设计施工总承包试点项目之一,是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首个设计施工总承包试点项目。公司优化创新土方平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准确率;创新应用混合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基础施工工法,提高施工效率;采用节能变压器、并联型电源系统供电技术、装配式建筑物一体化纤维水泥复合外墙板等新技术,践行绿色建造理念。工程建成后,满足了黄梅关山工业园的负荷增长需求,为新增大用户提供了电源支撑,促进了经济发展。 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岩溶专线勘察 (工程勘察) 该工程是激活武汉市东西湖区发展动能、服务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交通大动脉,起于金银湖公园站,经金山大道、东吴大道止于走马岭站,线路全长约15.3千米,沿线岩溶地质复杂隐蔽。公司综合运用高密度电法、钻孔电视等多种先进技术,精准探明溶洞、土洞的分布规律,不仅为工程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同类地质条件下的轨道交通勘察与处治提供了成功范例。工程建成后,将与6号线一期工程联通,线路总长43公里,对于有效缓解汉阳、汉口两镇之间巨大的过江压力,带动沌口开发区、常青组团以及金银湖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同城应急 调控设施建设(通信工程) 该工程是湖北省内首个电力同城应急备调系统,是集电力及通信调度功能于一体的备调场所,具备长时间独立封闭运行值班的条件。应急情况下能快速响应接替主调职能,承担对电力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职能,统筹资源调配和处置,实现电力调度业务的快速转移,有效提升电网调度系统容灾避险能力,为湖北电网调度指挥提供双重保障。 湖北调控系统配套通信系统建设工程 (通信工程) 该工程涉及国网一二级网、省三级网、调度交换系统、行政交换系统、数据通信网以及综合网管网等多个核心业务系统,为省级电力调度运行控制提供基础网络,承担着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任务。工程建设率先开通省内100G光传送网(OTN)光纤链路,打破传输带宽瓶颈,创新网络架构设计,高冗余灾备机制,保证省级调控场所业务安全稳定运行。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