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公司要闻

公司召开2025年创新创效大赛成果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5-11-04    信息来源:党群工作部、数字化分公司   字号:[ ]

近日,公司召开2025年创新创效大赛成果发布会。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周中桂出席会议。

发布会上,13项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和5项创新工作室成果发布人依次登台作成果交流发布并进行评比,获湖北省总工会命名的王远创新工作室作了经验交流。

经评委评审打分,在“五小”创新成果评选中,张腾飞《一种提升光伏组件中压块安装效率的工具》荣获一等奖;杜晓琳《钢结构厂房插入式杯口基础计算软件研发》、张磊《美标板式基础设计软件》荣获二等奖;杨王旺《新能源机电暂态建模技术及其批量化计算与绘图辅助软件》、张纯《基于大模型的规划分院源荷特性分析报告智能生成应用》、余果《激光点云高精度分类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三等奖。在创新工作室成果评选中,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工作室荣获一等奖,“零碳”创新工作室荣获二等奖,变电创新工作室荣获三等奖。

周中桂在总结讲话中对公司取得的创新成果给予高度肯定。他强调,一要系统协同,凝聚合力。党支部、分工会与行政系统应各司其职、同向发力,分别做好政治引领、动员服务与资源保障,共同为创新工作保驾护航。二要依靠群众,激发活力。创新是全员参与的群众性工作,必须走进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搭建更包容的平台,完善激励机制,让创新点子从群众中来,成果到群众中去。他号召,全体创新团队成员要继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争当企业开拓进取的磅礴力量,在新征程上不断续写辉煌篇章。

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科技信息与质量部/科创中心负责人担任比赛评委,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各创新工作室牵头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获奖者简介

01 一等奖获得者

张腾飞,33岁,现任项目管理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谷山梁储能项目总工,主要负责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参与过湖北钟祥江东光伏、广东惠东赛蓝惠州光伏项目等多个新能源项目技术质量管理。

02 二等奖获得者

杜晓琳,28岁,现任市政建筑分公司土建工程处设计师,同时担任市政建筑分工会主席,主要负责生产设计工作及分工会相关事宜。参与过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及集配中心项目、崇阳县城区污水管网更新改造项目等多个市政及房建类设计项目。

张磊,29岁,现任电网分院线路结构处设计师,目前担任输电线路项目主设人,主要负责线路结构设计工作。参与过大唐中卫风电外送、荆门东220千伏、喀什变220千伏等多条输电线路工程设计。

03 三等奖获得者

杨王旺,27岁,现任规划分院系统规划处设计师,目前担任输变电及新能源接入系统与安稳专题项目的主设人,主要负责输变电工程及新能源项目的接入系统方案设计及相关安全稳定计算工作。参加过随州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仙桃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等安全稳定专题研究。

张纯,34岁,现任数字化分公司研发运维处一级技术员,目前担任人工智能(AI)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工智能(AI)项目的架构设计与研发工作。参与过公司规范问答助手、郑州基于人工智能(AI)人机交互技术的配网智能调度等多个项目的架构设计与研发。

余果,27岁,现任勘测分院综合咨询处设计师。主要负责咨询专题项目等的市场开拓和履约管理,参与过湖北、新疆电网多个专题项目。

创新工作室简介

01 一等奖

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工作室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服务公司“规划引领”战略,规划分院组织中青年生产业务骨干成立“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现有成员20名,平均年龄33岁。2021年,工作室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创新要求,制定了5年科研规划,围绕规划仿真、工程应用、政策研究系统开展了12项科研,目前已结题8项,在新能源消纳、新型配电网等领域创新取得大量成果和业绩。2025年,工作室承担公司唯一一项省政府级别科研,并在10月,助力湖北工程公司首次牵头集团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标志着其在电网规划领域的专业实力已初步形成品牌影响力。

02 二等奖

零碳创新工作室

致力于能源电力领域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新型技术等方向的研究与实践,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能源电力行业的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团队成员由能源分公司和新能源分公司各个专业的骨干组成,目前拥有22名核心成员,其中35岁以内青年员工占比36%,人才结构合理,梯队层次清晰,其中包括2名正高级工程师、13名高级工程师。截至2025年,工作室已成功新增立项10项科技项目,涵盖一类项目1项、三类项目2项。并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和技术交流活动,应用于工作实际中,目前已获得数十项奖项。

03 三等奖

变电创新工作室

电网分工会响应公司工会号召,将创新研究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养更多创新型、技术专家型职工,在2016年5月成立变电创新工作室。工作室依托公司资源,涵盖变电各专业学科带头人,共由24人组成,其中正高级工程师10人,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6人。工作室于2024至2025年新增立项科技项目10项,其中6项一、二类科技项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