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足迹⑤】“焕新革命”进行时 | |
| |
粼粼隽水,蜿蜒穿城,千百年来滋养着崇阳县的烟火,却也见证着河畔老旧片区的衰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房屋墙面斑驳、管道老化、出行不便,日益成为居民的“心头忧”。 如今,公司负责设计的城市更新项目,正为这片土地带来一场有温度的“焕新革命”。从居民家门口的“最后一米”到城市路网的“毛细血管”,公司项目团队用心打磨每一处细节,力求让老旧片区留住历史的温度,更焕发现代的鲜活与质感。 把“难事儿”办成“顺心事” “加装电梯?我们盼了十几年!”隽水片区四季花城6栋王阿姨的感慨,也是居民的共同心愿。 这份“盼”,项目团队看在眼里,更记在心里。为了让电梯加装既合规又合民心,前期的工作做得格外细。“光入户调研就跑了不下三趟。”设计师朱晓鹏手里那本厚厚的民情记录本,写满了每家每户的担忧与期待:有的担心电梯遮挡采光,有的顾虑施工噪音影响生活,还有的对费用分摊心存疑问…… “不能让诉求只停在纸上。”团队没急着推方案,而是创新琢磨出了“一户一策”沟通法——带着设计图上门慢慢聊,邀请居民参与方案优化:采光不好就挪电梯井,怕噪音就错峰施工,费用有疑问就细算明细…… 一遍遍敲门、一次次解释,图纸越改越贴心,居民的心结也渐渐解开。团队将专业图纸化作暖心承诺,这桩十几年的“难事儿”,正变成家家户户的“顺心事”。 把“水患愁”酿成“安心甜” “以前一下雨就积水,下水道还返臭味。”说起城东的老管网,居民刘先生满是无奈。那些使用多年的给排水管网,早锈得不成样,管径又窄,不仅困扰着日常生活,更暗藏水质安全隐患。 要解“水患”,得先摸清“病根”。项目团队带着管道检测机器人深入地下,给管网进行全面“体检”,机器人到不了的地方,就人工排查。负责测量的毛秋胜捧着注满红圈的检测报告,眼里布满了血丝,语气却格外坚定:“早一天拿到准确数据,就能早一天解决居民烦恼。” 基于详实报告,团队果断定下方案:严重老化管段一律换新,狭窄排水管全面扩容。为最大限度减少扰民,采用分段施工、错峰作业模式,昼掘夜填,与时间赛跑。 信达步行街顶管段,空间小、风险高、周期紧,设计师徐强、王民珉、杨衡组成突击队,连续两周值守到凌晨,密切协调各方,紧盯施工细节。遇到未知管线挡路,他们又跟着勘测员张广博跑遍县城街巷,夏天晒得黢黑,冬天冻得手僵,也没耽误一天工期。附近居民常端来茶水,商铺还腾出小板凳:“施工嘛,是会有些不方便,但这是为以后好。你们为我们办事,这点算啥!” 端午节一场雨,团队火速集结,奔赴各路口检查排涝管网、铺警示带、架抽水机……看着雨水顺着安全帽往下滴,以往的积水点却未出现内涝,大家都松了口气。雨停时,附近居民拎来热粽子:“这甜粽,该给你们尝尝!” 如今,80%的管网已换新,积水、返臭难题大幅缓解,居民们终于告别了“水患愁”,迎来了“安心甜”。 把“糟心路”改成“舒心路” “开车像过山车,下雨天更难走!”开了十多年车的周师傅对着老街道直摇头。道路破损、标线模糊、设施不完善,既让出行效率大打折扣,也让过往居民为安全揪心。 要把“糟心路”改成“舒心路”,项目团队把“畅通+美观”刻在了方案里,配合管网工程对隽水片区道路进行全方位升级。铣刨机清走旧路面碎渣,新铺沥青紧实又平整;重新规划人车分流,扩出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学校、医院门口加装减速带和警示标识,通行更安全。 “修路最怕堵了老百姓的路。”道路负责人吴忠良常年奔波于武汉和崇阳之间,反复与相关方沟通改造细节。在他的推动下,施工区域周边设置了临时通道和指示牌,并安排专人引导交通。每到上学放学高峰,灵活调整施工时间,保障学生出行安全。 随着多条主干道和支路改造完成,片区的交通面貌焕然一新:路面宽阔平整、标线清晰醒目,人、车通行有序。“现在走这段路,心情顺畅多了!”周师傅手握方向盘,笑得格外开怀。 把“烦恼区”绘成“幸福景” 随着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隽水片区及大集中学周边出现了新烦恼:出行难,停车难,设施老化,活动空间少……“下班找车位绕好几圈,还得抢充电桩。”居民陈女士道出心声。 项目团队紧盯校园周边的每一寸空间“做文章”:校门口岗亭立起来了,校园标识景墙成了学生们新的打卡点,集散广场铺上了防滑砖。最让人惊喜的是停车位——228个机动车位、145个非机动车位,配套45个机动车充电桩、48个非机动车充电位,停车不乱、充电不慌。 不光是“停得下”,更要“玩得开”。团队还在片区里建了3处城市会客厅,家长等候区、成人健身区、儿童活动区、阅读休憩区一应俱全。新换的路灯点亮夜晚,历史文化长廊贴满崇阳红色故事和老照片,路过的居民停下来看看,就能摸到这片土地的文化根脉。 这背后,少不了设计师王封通的韧劲与执着。他几乎天天扎在大集中学现场,实时响应各方反馈,不断优化施工细节与整体效果。 现在,一个整洁有序、充满人文关怀的新校园已然呈现,不仅获得县融媒体多次报道,更在本地网络平台上收获了居民的纷纷点赞。曾经的“烦恼区”,绘成了温暖生动的“幸福景”。 当夜幕降临,隽水河畔的灯光亮起,崭新的楼宇、平整的道路、优美的景观,共同勾勒出一幅宜居宜业的美好画卷。项目团队偶尔会来走走,看着居民脸上的笑,明白曾经的奔波、熬夜、淋雨、晒黑都值得——这一砖一瓦、一路一管,不仅重塑着崇阳县的风貌,更镌刻着湖北院人的精神底色:是初心,“一户一策”助力居民解忧;是匠心,精雕细节构筑宜居环境;是用心,不辞辛劳换取居民舒心。 这场“焕新革命”仍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湖北院人将继续扎根现场,优化方案、倾听诉求、攻克难题,用责任与温度为城市注入活力,因为他们深知:城市更新的终点,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者的使命,是让每寸土地有温度,让每位居民都能在时代发展中,握住稳稳的幸福。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