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公司动态

【安全管理】精细管理筑根基,严守安全强履约

发布日期:2025-10-16    信息来源:项目管理中心   字号:[ ]

公司承建的“宁湘直流”配套100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五标段)(以下简称宁夏国能腾格里风电项目)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张易镇,总容量174.2兆瓦,规划26台6.7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集电线路杆塔型式为自立式铁塔,总计178基,线路总长37.2千米,以架空方式为主,局部采用电缆直埋方式敷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宁电入湘”的重要输电通道,有效提升宁夏新能源开发水平,促进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推动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自项目开工以来,项目部以推动风电场施工提质升级为目标,多措并举:以标准化建设规范施工流程,以智慧工地技术创新提升智能化水平,以安全管理创新筑牢可靠根基。通过各项举措协同发力,项目风电场施工正稳步迈向更规范、更智能、更可靠的新高度。


聚焦施工特点,打造示范项目

针对风电场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作业环境复杂的特点,项目部以标准化建设为核心抓手,全力打造示范项目,现场安全管理与效率有力提升。

施工场地标准化:规范搭设定型化钢筋棚,统一配备标准化防爆插头式电箱,实现用电安全风险源头控制;采用标准化围栏隔离钢筋加工区,清晰划分作业与通行区,交叉作业风险有效规避;基坑统一安装定型化上下通道,人员通行更安全便捷,场地设施更规范可靠。

机位平台标准化:土建施工阶段,提前策划平台布置,明确钻机路线、材料堆场并落实防护措施,强化分区域管控与实时监控,确保土建作业有序推进。吊装施工阶段,实行“一机一策”,综合考量吊机站位与人员安全,精细规划吊具存放区,作业面狭小难题有效破解,确保施工推进高效有序。


破解管理难题,提升安全效能

针对风场点多面广、施工难度大、吊装风险高等特点,项目部以“智慧+安全”为抓手,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效能。

智慧监控全域覆盖:主吊与汽车吊安装单北斗定位装置,实时跟踪吊车作业全流程,精准识别进度风险。作业人员佩戴定位卡并开启手机地理坐标,精准掌握现场人员分布与数量,施工现场安全性、高效性得到有效保障。基坑施工现场配备移动式布控球,吊装区配备立杆式摄像头,实现全作业面实时监控。

安全警示实时精准:在基坑边缘、桩基孔洞防护栏安装夜间爆闪灯,在机位平台出入口及班前教育讲评台设置太阳能语音喇叭,人员靠近时,设备同步发出语音提示并闪烁红光,警示力度远超日常警示标语。结合实际,将应知应会、“雷霆行动”要求及最新事故案例录入语音系统反复播报,全体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得到切实提升。


创新精准施策,筑牢安全防线

为统筹做好施工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项目部立足实际,创新思路、精准施策,通过一系列巧思妙招,施工安全防线有力筑牢,施工区域生态有效守护。

安全防护创新:聚焦高空与临边作业风险,推出两项创新防护措施:防坠方面,在风机平台钢筋绑扎阶段,创新采用钢管焊接螺杆螺帽固定方式,拉设钢丝绳形成两道防护网,作业人员系挂双钩安全带,高处临边作业安全保障极大提升;桩基钢筋头易划伤人员方面,创新采用醒目红色保护帽包裹钢筋头,潜在安全隐患有效消除。系列举措成效显著,获得业主高度认可,并作为安全防护标准化举措在全标段推广。

生态保护落地:针对当地土质不利于植被生长的难题,提前策划,在作业平台首次植被开挖时,安排专人收集优质表层种植土,归堆挂牌、规范留存,待施工完成后复用,为植被快速恢复创造条件。施工期间对裸土实行全覆盖,并在道路两侧播撒草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严抓责任落实,织密安全网络

为织密安全网络,项目部聚焦责任落实,通过系列举措强化管理。

“雷霆行动”查隐患:严格落实“十项严查”要求,对排查出的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制落实”,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主体,以“零容忍”态度压实问题整改责任,确保整改到位。

网格包保压责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包保责任制与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项目部-分包单位-班组长-作业人员”全方位安全包保与网格化管理机制,全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将责任细化到岗位、工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闭环责任链条。

从标准化建设到智慧工地赋能,从创新突破到人人参与,项目安全管理扎实推进。未来,公司将继续锚定“零事故”目标,以“雷霆行动”淬炼作风,以“网格化管理”压实责任,护航项目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建设目标。








【打印】 【关闭】